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風起了》觀後感:我們必須努力生存


"Le vent se lèv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 Paul Valéry, Le cimetière marin

   《風起了》打著大師退隱之作的名號,大概吸引了不少一直喜愛宮崎駿的人入場觀看。但電影迴響反應不一,好壞參半。大概是因為這次的故事以崛越二朗的真實故事為題材,失卻了舊作中吸引人心的夢幻元素,但這才像人生嘛,不是嗎?看完電影,我也覺得《風起了》的故事較為跳躍零碎,內容推進不夠清晰,想說的話也太多。即便如此,至少有一樣東西我是肯定的,就是電影明確點出了宮崎駿對夢想和人生的反思。憑我有限的人生經驗,暫且將它解讀成帶著積極的悲傷和掙扎(或帶著悲傷和掙扎積極?)

風與夢,是希望也是無奈

   火車卡外大風吹至,捲走男主角崛越二朗的帽子,卻給女主角菜穗子穩穩接著。初遇的二人一唱一和,道出此話:風起了,我們必須努力生存,隨後反復提及。修電影課時曾學過,電影中常常出現的意象總是隱含了莫大信息。《風起了》一直強調Paul Valéry的詩句並且著墨於風的形象,由此可見「風」絕對隱喻了重大含義。那是對夢想的希冀,也是對人生的無力感。

   片中穿插大量崛越二朗與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的夢境對話,每次相見,卡普羅尼總會問一句:「風還在吹嗎?」。只要風一日仍在吹,飛機就有翱翔天際的可能,那怕在當下是多麼渺小的機會。只有帶著希望,夢想才會成形,讓天馬行空的概念找到世界的入口。而人生漫漫,有多少你我的夢早已被現實磨平,失去熱情的光芒,甚至在世界的迷宮走失了。走失了的感覺十分可怕,在無法看到希望之時,迷惘、自我懷疑、絕望、無助感這些東西無聲襲來,消耗我們的靈魂。

   但是,「有誰看過風?我和你都不曾看過,但樹葉顫動時,那就是風正吹過」。夢想就是這麼如幻似真,看不見不等同不存在,看不見不等同要懷疑。沒有人可以寫包單,百分百保證我們希望和堅持會換來美夢成真。但是,就如樹上春樹在《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所寫:「世界上有甚麼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信念是希望的養份,唯有深信,我們才能在黑暗中貼近希望,勇敢踏上征途追夢去。我相信能這樣去生存,我們才不至於行屍走肉地活著。

   當然,即使我們能帶著如此美好的信念,也不代表能讓挫折跌蕩通通讓路。可是,風在吹,地球還在轉,除了繼續努力生存,我們還有另一種可能嗎?(不要跟我說自殺,那根本是直接抺殺了生存的可能)這是很無奈的事,我們被拋到人生的舞台,卻沒有劇本教我們如何演出這部戲。但我猜想,在我們不知為何及如何而生,而只能確知會有死亡的一天時,這無可逃避的終結更加襯托出生命的可貴。萬物流動不息,如風般,無人能抵擋大自然的規律,如同我們無法躲避死亡。既然死亡是已知的事實,生存就沒有甚麼可怕。《風起了》教會我們,只管隨風往前,試著努力生存,不輕易被打倒,遊戲每一個當下。

練習

《練習》

就在今天,請你
寫一首慢板的小步舞曲
做一位忠實的演奏者
在五線譜上漫步
俯拾一粒音符
放到陽光底下細細端詳
那沉實溫厚的生命
撥動深刻而幼細的弦線
撫平靈魂的躁動

然後
聽空氣流動
來一場措手不及的變奏
聲音就在視覺中
前後搖擺  來回跳躍
拍子機提示著四分音的完結
一鬆手
琴鍵  回彈原位
音符  風中飄零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思念的記號

《思念的記號》

沿著足印的軌跡
浮現影子的舊痕
回聽春風的呢喃聲
重疊著空氣的記憶
妄想著左側的氣息
掙扎在深不見底的黑洞
無聲無話
無眠無夢

失蹤,軌跡
舊痕,褪色
呢喃,不再
沉睡,記憶
唯獨那幻覺氣息
在心中殘喘沉溺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旅行的小發現(上)


  「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唱出了陳綺貞的旅行意義,但唱不出我現在的心聲。我的旅行不單純因離開而存在,而為了重新發現再回來。2013年年尾的一趟旅行,為期十天。本來只是想從營營役役的(不是上學就是兼職)生活抽離,去放空呼吸,卻沒想到旅行能讓我更清晰地看。這十天,我找到了平日擦身而過的人,還有,擦身而過的自己。

   好幾個零度以下的晚上,我跟友人都在蘇州老城區某個車站旁出沒,不為甚麼,只為––吃。每到十點這種鳥倦歸家的時刻,一個個小攤子就在車站旁湧現,擠著路口。每檔攤子都掛著那種紅底白字的牌子,寫著「肉夾饃」、「煎餃蒸餃」、「砂鍋」、「麵筋」…每一樣都召喚著我們的胃。就在召喚下,我們二人每晚大概花上30多塊錢左右(真的便宜得很),已經能在多個不同的小攤子選購我們的晚餐。那時天寒地凍,我們落單後一邊顫抖,一邊定睛看著鐵板上的小油泡冒騰而出(沒有流口水哦XD)。攤販取過食材灑在板上,以熟練快速的幻影手左炒右炒,炒呀炒,香氣四溢,再來調味,擠一擠這瓶又擠一擠那瓶。偶爾,有車子經過要駛進去,不耐煩的響號聲鳴起,攤販便會慢條斯理地讓開。就這樣,滋啦滋啦的煎炸聲和車輛響號聲湊成這些熱鬧哄哄的晚上。

   在這個熱鬧的小角落,除了瀰漫著鐵板上的色香味,還聚滿了一個個用力生存的靈魂。那些攤販多半是外省人,每個晚上頂著低溫在街頭擺攤,賺著微薄的金錢。可能我們只會覺得這麼便宜能買到吃的,省下不少旅費,真的是賺到了。但其實那幾塊錢對他們來說卻彌足珍貴,那是家庭的生活費、孩子的上學錢、還有他們生存的依靠。為著那幾塊錢,他們用力地炒麵煎餅煮砂鍋,每一下動作都是為了生存而付出的力。如同我們,他們也在勇敢面對他們的難題。看著看著我不禁在想,雖然他們不像我常常想東想西想著許多許多自以為高深的問題,但某程度上,他們比我更要貼近生命些,因為他們的人生就是要努力地活著,用力地呼吸。就在這裡,我看到了不甘示弱掙扎求存的生命,脆弱而美麗。

註:沒想到還沒寫到自己字數已經這麼多,所以決定分上、下兩篇好了。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蜜蜂

   站在校巴站前,陽光煦煦灑落二人身上,不急不趕。就在女孩想得入神時,男孩忽而伸手往女孩的頭上,想搧去甚麼似的。一陣洗衣粉的清香撲鼻而來,一陣莫名的悸動隨風彿過。看到女孩不解的眼神,男孩溫柔地說:
   「有隻蜜蜂。」
   「沒關係,我不動就行了啊,牠就不會弄到我。」
   「是啊,其實他比你還怕。」男孩回說。
小蜜蜂好像捨不得女孩的香氣,過不了一會,
   「牠又回來找你了。」男孩訕笑。
   「因為他喜歡上我了,呵呵。」女孩傻氣地說。

    不久,校巴來了,他們又如常說再見。